在北京-福州的高速路至山東德州路段,有一個乳白色的巨大扇形建筑,旁邊赫然寫著:“美國有硅谷,中國有太陽谷”。熟悉的人都知道,此語出自國際太陽能學會副主席、皇明集團董事長黃鳴之口。
地處山東省西北部,以生產扒雞而聞名遐邇的德州市,如今已是全球矚目的太陽能產業中心。2010年德州市將舉辦第四屆世界太陽能大會,幕后主要推手正是黃鳴。那座令人驚艷的乳白色扇形建筑,被人稱為太陽能“鳥巢”,屆時將是世界太陽能大會主會場。
從3月份兩會期間以來,筆者三次近距離接觸黃鳴,與之深入交流太陽能產業的未來發展趨勢。黃鳴表示,他的一個夢想是:“未來,太陽能將占領每一個屋頂。”而黃的下屬說,黃對太陽能事業有一種接近于宗教般的信仰。
祖籍江蘇泰興的黃鳴生于1958年,早年歷經坎坷磨難。清瘦文氣的外表下隱藏著一顆奔騰不羈的心,他目光銳利,談話間經常爽朗大笑,偶爾還夾雜著一絲狡黠。
雖然已過“知天命”的年紀,一頭亂發已經見白,但黃鳴自比為“青年”,在冬季零下10度的嚴寒里,他經常只穿背心和短褲,與下屬們在足球場上奔跑搶球。在商界,黃鳴也是一位敢于迎難而上的冒險家。對眼下這場經濟危機,他對《中國新時代》說,“越是冬天里企業越是要活躍起來,自己發動市場,不讓自己冷卻下來,可能是**佳的過冬策略。”
過去20年中,黃鳴像清教徒一樣砥礪奮斗,偏執地堅持著太陽能理想,保持野心勃勃的進取之心,捕捉商業機遇猶如鷹隼。目前,他創建的皇明集團擁有近6000名員工,全國的經銷商隊伍有6萬人。
有媒體評估,黃鳴的個人身家為32億元,排在光伏新貴賽維LDK太陽能公司董事長彭小峰(70億元)和無錫尚德公司董事長施正榮(50億元)之后。但黃鳴對于這類排名不屑一顧。皇明集團的人稱,早在2004年皇明的品牌價值就高達51.3億元。而黃鳴則批評中國光伏企業,“沒什么技術含量,沒什么創新,只是撈了一把錢而已,卻把企業甩進一個看不到底的深淵里,責任何在?”他認為皇明才真正掌握了產業核心技術,并慶幸自己沒有陷入光伏陷阱。
逆流而上
51歲的黃鳴仍像一個不知疲倦的鐵漢,總是把向前視為他**、第二、第三重要的事情。他用了十幾年時間實現了西方幾百年的工業之路,建立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工業體系。在一個全球非成熟產業中,皇明集團在世界上率先實現了可再生能源的工業化與商業化,創造出中國太陽能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模式。
看一看黃鳴的任務清單吧:建設中國太陽谷、籌辦世界太陽能大會、創建太陽能大學、建設萬國太陽能建筑博覽園、以8大太陽能建筑取代世界8大**建筑??
在金融危機引發的產業寒冬里,皇明集團卻選擇了一條逆流而上的道路。
2008年12月,皇明集團研發啟動了世界首條太陽能熱水器自動化生產線,這意味著太陽能熱利用產品進入一個嶄新的大規模工業化生產的時代,整個產業格局為之煥然一新。隨后,美國高盛、鼎輝投資一次性投資皇明集團6.93億元,以支持其實現全國布局。
未來幾年,皇明集團將在武漢、杭州、西安等地建設工廠。與擴張計劃相對應,黃鳴高調啟動了3萬人的龐大招聘計劃。
4月21日,黃鳴又高調啟動了“皇明挑戰全球大擂臺——發現中國精神,證明中國實力”活動。皇明控股出資1000萬元人民幣,組織媒體及專家赴世界主要國家進行考察,挑戰通用電氣、BP、西門子等全球同行,以見證中國太陽能光熱行業的國際**地位。有人評論,此舉看上去頗有一種獨孤求敗的味道。
黃鳴還向記者透露,已經在考慮在國內外資本市場同時**上市(IPO)。
冬天里高調的“青蛙”
對于皇明集團的反周期擴張,黃鳴自有一個形象的比喻:在火熱的夏天,滿池塘的青蛙都在大聲叫喚,這時候即使是牛蛙也不能脫穎而出;但是在冬天里,一池子青蛙都冬眠了,只有一只青蛙在叫,也能發出洪亮的聲音,喚醒春天。
而皇明集團就是要做冬天里那只高調的“青蛙”。
黃鳴認為,做企業**根本的就是應勢而上,一定要造勢。“勢,就是要符合全社會的渴望。社會熱點關注的問題,也是企業**大的商機。但如果跟著大勢走,你頂多是一個隨波逐流者,如果能比時代潮流早半拍,或者如果你是潮流的發動者和引領者的話,企業價值和成長空間都是由你自己設計的,你就掌握了自由權。”
黃鳴自認:“我們創造了一種太陽能產業發展和潮流的自由。”
作為第十屆、第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黃鳴是《可再生能源法》議案的主要發起人,提出了G(綠色)能源替代,并積極致力于制定中國太陽能熱利用標準。
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深刻影響了中國房地產市場,太陽能熱水器市場也隨之轉涼。去年7月,皇明集團成立了“總前委”,趕了一半員工下去,包括很多生產車間的管理干部,讓他們分赴全國各地尤其是深入廣大農村去開拓市場,很多員工都沒有回家過春節。
黃鳴解釋說,“如果是貓冬、收縮的話,結果就會越收越縮,越縮越冷。還不如讓現有人員下去推市場,市場潛力很大,只是我們還沒做起來。”
過去十幾年中,幾次國民經濟的低谷調整期,皇明集團都努力振奮向上,“反其道而行之,表面上是有意為之,實際上已成為皇明的一種基因。”
在黃鳴看來,淡季是一個行業整合的**好時機,但他并不打算進行兼并重組。因為“太陽能熱利用產業沒有休克的魚,也沒有健康的大魚。”
黃鳴向《中國新時代》透露,如果有機會,皇明很想兼并一些國外研發機構,包括急需的高端海歸人才和國外人才。原來引進高級人才的成本很高,現在則很低;原來拉不動,現在能拉動。另外,黃鳴很早就想與臺灣以及韓國、日本、德國等地優良的上游產業鏈企業進行合資,在金融危機背景下,對方的合作意愿會更加積極。
不管是引進高級人才,還是與國際先進同行合資,以及籌劃中的國內外上市融資,其實都有一個共同目的——皇明集團想“健身”,要規范化發展。
黃鳴告訴《中國新時代》,目前太陽能熱利用企業都是不太規范的“草頭軍”,必須向先進學習。正如房地產商人馮侖所說的:“學先進,傍大款,走正道”。“皇明的規范化也將是行業規范化的一個信號。”
偏執與理性
據說,下屬們都害怕黃鳴,因為經常挨他罵。
在接受采訪中,黃鳴嚴厲批評一位干活粗心的員工:“這樣做不成偉大的企業,距離我們做世界太陽能的領導品牌還差得很遠。”
黃鳴把年輕員工看作自己的徒弟,幾乎每天都訓他們,常有員工被他訓哭,“一個國家遠離市場經濟、遠離科技、遠離嚴謹這么多年,**民族的精英必須覺醒,精英周邊的人也必須覺醒。”黃鳴說,“別人說黃鳴是偏執狂,我愿意聽,我確實就是不達目的不罷休。一個民族的進步需要很大一批偏執狂,如果為了改革不怕犧牲,中國早就不是今天這個樣子了。”
創業早期,皇明集團辦公室的每一張桌子上都擺著一塊綠牌,上面寫著“日本人的執著,德國人的嚴謹,是皇明超越的目標”。但“十多年了,我們還差得很遠。”這時常讓黃鳴感到郁悶。
在黃看來,遠大空調的張躍比他更偏執,華為的任正非、萬科的王石也都是這種人,“我一定要學習正非、王石好榜樣。”
黃鳴希望員工都像自己一樣追求嚴謹,追求**優化,甚至是過度渴求**。他的手段是,“事先我不檢查,一定讓你在眾人面前丟臉,下次你就記住教訓了”。
黃鳴稱自己是面目猙獰的“老婆婆”,“但是我對得起他們。”他提高聲調說:“如果不去改造他們,就難以成為那種嚴謹、精細、執著、有理想、有價值的人。浮浮躁躁,飄在空中下不來的人,是**不行的。”
對那些飄在空中的干部,黃鳴就死死抓住問題,決不讓出錯的人找理由,而是一通嚴厲批評,當頭棒喝,一棍子將之打到泥里去。“這樣他就從空中到了地上,從泥里爬起來,原來那些務實、嚴謹、精細的感覺又回來了。這些是對干部**起碼的要求。”
對此黃鳴頗有心得:“老板對下屬就相當于師傅對徒弟,要求越嚴厲,狠狠地罵他一頓,他反而硬是緊緊追隨你,棒打不散的。”
對員工采取嚴厲乃至偏執的要求,黃鳴也有苦衷。德州不是一個人才鼎盛和聚集之地。黃鳴稱自己不敢招聘“太高、太漂”的北大、清華畢業生,招進來的大多都是普通學校的畢業生。
“中國人一定要提升自己的層次,我們幾百年落后于別人,職業、科技、嚴謹、邏輯、標準等各方面都比較差。”黃鳴說,“在我身邊,他們都要經過強制的、虐待式的教育。”黃鳴希望所有員工也像自己一樣以偏執的精神去追求創新,從而建立皇明在全球太陽能產業中的**地位。
三聚氰胺事件爆發后,黃鳴立刻拷問下屬:中國太陽能產業到底有多少三聚氰胺?緊接著,他與下屬連續開了7夜會議,制定相關的企業標準。
從創新角度看,黃鳴似乎喜歡追求一種遙遙**,令競爭對手望塵莫及的境界。關于太陽能光熱行業的標準文件,中國的國家標準不到20部,國際標準不到50部,而皇明的企業標準超過400部!皇明檢測技術中心檢測項目覆蓋了從原材料、配件到整機檢測的所有項目,成為全球太陽能光熱行業中檢測項目**全、檢測標準**高、太陽能檢測**專業、檢測設備**先進的檢測實驗室。
黃鳴說,太陽能產業是一個嶄新的領域,未來自然可以吸引聚集一大批有激情、追求創新的人才加入其中。
對于創新中遇到的困難,黃鳴認為,堅持和韌性非常重要,許多偉大成就其實就是熬啊、熬啊、才熬出來的。“**根本的東西就是學習和追求。我們前面沒有偉大的太陽能企業,那就學習其他先進產業的偉大企業,追尋他們不斷開拓、摸索、研發、創新、改進的軌跡。”
曲線救國
野心勃勃的黃鳴,正在房地產業掀起一場以太陽能為主的新能源革命。
2008年12月,美國節能建筑之父道格拉斯為“蔚來城”生活藝術館開館剪彩。“蔚來城”號稱開創了21.5世紀綠色城市模板,項目中運用了太陽能采暖、太陽能制冷、地源空調、太陽能沼氣、雨洪處理、污水處理等30多項前沿科技。“蔚來城”還被國家建設部、財政部列入首批“**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示范工程”。
顯然,黃鳴對太陽能房地產寄予厚望。他表示,今明兩年將完成100萬平米的太陽能建筑,多數都是由皇明集團自己建設,也有一部分采取合作模式。眼下,來自德國、韓國、日本、美國以及中國的建筑師匯集在中國太陽谷里,進行太陽能建筑的各種精巧設計。
不過,黃鳴并不想成為房地產開發商,而是要探索一種“曲線救國”的商業模式。
他的如意算盤是,“蔚來城”等一批太陽能房地產樣板項目竣工后,立刻召開大規模的全國房地產觀摩研討會,把目標客戶群——房地產商、學校校長、酒店經理——都請來,讓大家充分享受和體會綠色技術產品,**終達成銷售目的。
皇明集團已經成立了一個太陽能建筑規劃設計研究院,規模號稱“全球**”。黃鳴構思了一個精巧的商業模式:如果用戶采用皇明太陽能產品,就可以獲得免費的節能和生態建筑設計。一句話,設計院可以免費,但太陽能不能免費。
黃鳴考慮再兼并一些建筑設計院。一個顯而易見的好處是,設計院在設計房地產項目、公共建筑、賓館、醫院的過程中,就可以把太陽能及其他節能產品放進去。“這是一個根本意義上的開拓市場”。
事實上,“曲線救國”策略也是情非得已。“其實跟修公路能帶動汽車銷售的道理是一樣的,但是政府不可能為了太陽能產品銷售而興建太陽能建筑,只好企業自己去做。”
黃鳴坦言,沒有那么多錢去大量開發太陽能房地產項目,但一定要建設好太陽能建筑模板。“我現在做的就是科普,每年可以節省大量廣告費。光一個太陽能‘鳥巢’形象,就是幾億元廣告費也建不起來的,而且給皇明產品技術的國際化奠定了良好基礎。”他算計,雖然在德州建設中國太陽谷的代價不菲,但如果與國外建廠、打廣告營銷品牌以及聘用國外人員的成本相比,還是十分劃算的。
“我搞太陽能房地產,搞建筑設計,搞節能玻璃,實際上都是圍繞太陽能展開的。就像下圍棋,這里點一個子,那里點一個子,不經意就串成了一條大龍。”黃鳴得意地宣稱,“這就是皇明的理性思維。”
2010年將是黃鳴人生和事業的一個重要頂點。世界太陽能大會將群賢畢至,中國太陽谷、太陽能大學、現代化工廠、科研設施、管理團隊、“蔚來城”都將呈現在全球太陽能同行、官員、專家和公眾眼前,并接受眾人的審視和品評。
目前,正在緊張建設之中的中國太陽谷,黃鳴稱之為“全球太陽能的理想國”、“可再生能源的烏托邦”。這將是一個帶有未來色彩的太陽能世界,不僅包括一座綠色五星級的可再生能源主題酒店,還有綠色的“迪斯尼樂園”、太陽能音樂噴泉廣場、太陽能生態公園、太陽能輕軌列車、太陽能碰碰車、太陽能電動汽車充電站、太陽能旋轉木馬,太陽能游艇、太陽能游泳池??
2010年像一個加冕的時刻,黃鳴渴望著成為當之無愧的“太陽能之王”。
此前,黃鳴已經是中國**出風頭的企業家之一了。2006年5月,應聯合國總部的特別邀請,黃鳴向世界100多個成員國及幾十個國際組織介紹了“皇明模式”。2008年4月,黃鳴再次接受聯合國特別邀請,出席了在泰國曼谷舉行的聯合國亞太工商論壇。2008年9月,黃鳴當選為國際太陽能學會副主席,成為中國擔任國際可再生能源權威機構領導職務的**人。
2010年,無疑又將是黃鳴領略無限風光的一年,他的企業也很可能躍上一個新臺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