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洛杉磯時報》記者潘維德采訪皇明集團董事長黃鳴
8月31日,美國《洛杉磯時報》(Los
Angeles Times)記者潘維德(David
Pierson)一行2人來中國太陽谷采訪,“探尋”皇明在可再生能源發展、中國太陽谷建設及節能減排等方面的成功經驗。
潘維德表示,中國是世界太陽能熱利用**大國,而皇明又是世界太陽能熱利用產業的佼佼者,希望通過采訪將皇明的先進技術、工業體系建設經驗及商業化運作模式等介紹到美國,為洛杉磯及美國國內新能源發展提供借鑒。
2009年,無論是中國還是美國,都賦予了可再生能源前所未有的重要戰略地位。相關資料顯示,新能源的發展成為美國總統奧巴馬“能源新政”的核心。在7870億美元刺激經濟計劃中,與開發新能源相關的投資總額超過400億美元。按計劃,在未來三年內,美國可再生能源的產量將翻一番;在未來十年內,美國在可替代能源上的投入將達到1500億美元,全新的能源產業有望成為引領美國經濟發展的新領域。
尤其是金融危機以來,世界各國不僅加快了本國可再生能源發展的腳步,而且對中國可再生能源的關注程度也越來越高。
作為全球可再生能源發展典范的中國太陽谷,開創了一整套世界太陽能熱利用工業體系,自主知識產權率達95%以上。該工業體系是皇明在內無參照、外無引進的條件下,通過完全自主創新建立的,涵蓋從上游產業鏈控制、核心技術、自動化生產線、到檢測技術等,其中包括世界首條真空管自動化流水生產線,全球規模**大、檢測項目**多、標準**細的皇明太陽能檢測技術中心等。
皇明作為世界太陽能產業的領導者,不僅開創了世界可再生能源發展模式——“皇明模式”,更讓“中國制造”贏得了世界的尊重。在太陽能推廣方面,皇明一年的推廣量就達200多萬平方米,相當于歐盟的總和、比北美的兩倍還多。
“未來新能源產業必將成為主導經濟命脈的支柱產業,誰掌握了新能源、掌握了核心技術。誰就掌握了未來經濟的話語權。”皇明集團董事長黃鳴表示。
據了解,《洛杉磯時報》于1881年在洛杉磯創刊,是目前美國西部**大的對開日報,與《紐約時報》和《華盛頓郵報》齊名,被稱為美國的第三大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