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明投建亞洲**光熱電站
皇明與尚德分別是全球太陽能光熱與光伏**大的制造企業。但在公眾與資本眼中二者卻無法等量齊觀。
不過,今后也許皇明會讓這些人的看法有所改變。隨著亞洲**太陽能光熱發電站即將竣工,皇明也開始利用光熱技術并網發電。
雖然個人財富不如施正榮,企業規模遜于無錫尚德,但在皇明太陽能集團董事長黃鳴(博客)心中一直堅信,光熱產業的前景要遠大于光伏。
今年8月,即將在北京延慶建成的亞洲**個光熱發電站更增強了黃鳴的信心。這是由中科院、皇明和華電集團聯合1.2億元投建的項目。
皇明太陽能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皇明”)副總工程師徐志斌稱,上述項目2006年立項,屬于國家863計劃 (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2008年獲得發改委批準、允許并網發電。按照當初的設計,該電站發電容量為1兆瓦,屬于示范項目。
電站建成后,每年發電量將達到270萬千瓦時,相當于1100余噸標準煤產生的電量,并可減排二氧化碳2300余噸。
對于光熱發電項目的原理,中國科學院電工研究所李鑫博士解釋道,這座塔式光熱電站采用 “光-熱-電”的發電方式:成千上萬的定日鏡把太陽光反射到位于太陽塔頂的吸熱器表面,形成800℃以上的高溫。通過傳熱介質產生500℃以上的蒸汽,再像傳統火電一樣、推動蒸汽輪機發電。
在上述項目中,皇明提供定日鏡的研究和制備,這一核心環節占據總投資額的60%。中科院負責吸熱部分,華電集團則分管與電網銜接的供電環節。
早在2001年,全球太陽能光伏市場尚未啟動,沒有企業愿意投資熱發電。黃鳴不顧企業內外反對之聲,出資8000萬元與中科院開發光熱發電技術。
這些年來,黃鳴專注于光熱領域,一度曾有機會收購虧損中的光伏產業尚德,但黃鳴**終放棄,他堅持認為,光伏的原料多晶硅基本靠進口,技術設備都依賴國外引進。“表面上是綠色能源,實際上留在國內的加工環節卻是高污染。”
黃鳴稱,與光伏不同,光熱產品的核心技術都是自主研發、產品都是自行生產,光熱產業的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
“如今,北京延慶光熱電站的所有技術難題已被攻克,盡管試運行時也會遇到困難,但不存在根本性障礙。”徐志斌表示,目前電站規模進一步擴大到20兆瓦的計劃正在醞釀之中。
目前國際上光熱發電平均電價1.8元/千瓦時—2元/千瓦時。
徐志斌認為:“光熱發電是典型的規模經濟。目前國際上的光熱發電,大多為小規模示范項目,隨著規模的增加,發電成本降低的空間巨大。”
按照當初的預計,隨著火電成本的逐年上升,2020年火電與光熱發電的成本將在1元/千瓦時交匯。徐志斌介紹,皇明公司已經將太陽能熱發電確定為新的企業戰略發展方向。除了北京延慶,皇明還在德州投建了一個兩兆瓦規模的太陽能槽式發電項目。
隨著技術的成熟、國外市場的啟動,加之熱發電需要大量陽光、水、土地資源,國內符合要求的地方畢竟有限。如今,國內外資本已開始跑馬圈地。
位于內蒙古的50兆瓦槽式太陽能熱發電站將于今年7月開始集中招標。北京智慧劍公司已在山東濰坊投建太陽能光熱發電基地。同時,美國太陽能光熱發電供應商es-olar公司也與山東蓬萊電力設備公司簽訂協議,計劃十年內在華建立2000兆瓦的太陽能熱發電機組。
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副理事長孟憲淦表示,太陽能光熱發電已經進入國家可再生能源發展戰略。根據國家發改委公布的2015年發展規劃,我國太陽能熱發電站的裝機容量將達到150兆瓦。光熱發電的商業化前景將超千億。
廣州皇明太陽能 皇明太陽能發電系統 廣州皇明服務熱線020-85426611
廣州市珠江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廣州皇明太陽能銷售中心
地址:廣州市三元里大道799號 技術支持:成都九正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