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全國輕質與裝飾裝修建筑材料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在北京召開了《水泥基滲透結晶型防水材料》國家標準審查會。參加審查會的有35家單位共40位代表,由其中標委會委員、行業協會、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生產企業和使用單位15位專家組成的審查委員會主持了審查。會上一致審查通過了《水泥基滲透結晶型防水材料》國家標準修訂稿及相關文件。
水泥基滲透結晶型防水材料是一種從國外引進的
新型防水材料。它是以硅酸鹽水泥為主要成分,摻入一定量的活性化學物質制成的粉狀防水材料,用于水泥混凝土結構防水工程。按使用方法可分為水泥基滲透結晶型
防水涂料和水泥基滲透結晶型
防水劑。
本世紀初,我國制定了GB
18445—2001《水泥基滲透結晶型防水材料》國家標準,也是世界上**個此類產品的國家標準。爾后,又被GB
50108—2001《地下工程防水技術規范》、GB
50208—2002《地下防水工程質量驗收規范》等引用,促進了這種新型防水材料在我國的研發、生產和推廣使用。
目前,國內生產與供應水泥基滲透結晶型防水材料的企業分為三種類型:一是國外進口活性化學物質,國內生產產品;二是采用國內研制的活性化學物質生產產品;三是從國外直接進口產品,代理經銷。也有些生產企業根據市場需要與買方所出的價位,既采用國外進口,也采用國內研制的活性化學物質生產產品。
產品標準的制定,技術規范的引用,架設了產品-商品進入市場的橋梁,促進了在建筑與基礎設施防水工程中的大面積推廣使用。三峽大壩、地鐵、隧道、蓄水池、
污水處理廠、橋梁、水利與地下防水工程等大量選用了這類新型防水材料,并得到了我國工程界的青睞與好評。
水泥基滲透結晶型防水材料是我國防水市場上昂貴的防水材料之一。市場銷售價格一般每噸在2萬~4萬多元,巨大的利潤空間使得國內生產企業趨之若鶩,蜂擁而上,將一些普通的水泥基防水材料、高性能
混凝土外加劑、防水
堵漏材料等均以此種材料“命名”出售,“自己的孩子自己命名”,給市場銷售與工程應用帶來很大的混亂。因此,探索研究科學的試驗方法,準確反映水泥基滲透結晶型防水材料滲透、結晶、自愈、防水性能好的特性,明確定義,進一步界定水泥基滲透結晶型防水材料與
其他水泥基防水材料,以正本清源,維護產品信譽,凈化和規范市場,促進產品穩步與健康發展,保證防水工程質量是此次標準修訂的目的。
標準修訂稿與GB 18445—2001相比,主經技術變化如下:
1、修改了術語和定義;
2、增加了一般要求;
3、刪除了均質性指標,在技術要求中對其規定了具體值;
4、取消了Ⅰ型和Ⅱ型分類;
5、刪除了防水涂料中“凝結時間”,修改為“施工性”;刪除了7d抗折和抗壓強度,并對28d技術指標作了適當調整;增加了“外觀”、“砂漿抗滲性能”,并在抗滲性能中增加了“去除涂層的抗滲壓力”;
6、刪除了防水劑的泌水率比,修改了減水率、含氣量以及抗壓強度比的指標,增加了外觀、第二次抗滲壓力比;
7、增加了“去除涂層砂漿與混凝土抗滲壓力”的試驗方法;
8、修改了粘結強度的試驗方法。
9、增加了附錄A(資料性附錄)基準砂漿和基準混凝土的配合比。
此次修訂的主要內容是增列了以磨去涂層砂漿和混凝土的抗滲性能直觀地反映水泥基滲透結晶型防水涂料的滲透結晶性能,以此區別于其他類型的水泥基防水涂料。同時,將28d砂漿抗滲性能作為產品的出廠檢驗項目,以代替現行國家標準中的“混凝土第二次抗滲壓力(56d)。
審查會認為:標準起草小組在系統總結原標準基礎實施以來水泥基滲透結晶型防水材料生產和應用經驗的基礎上,進行了認真的調查研究和大量驗證試驗工作,提交審查的文件齊全、數據充分。提出了用“去除涂層后的抗滲壓力”的方法表征材料的“滲透結晶性能”,具有創新性和科學性,修訂后的標準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會議建議將此標準修訂稿盡快上報標準化管理部門審批頒布。標準頒布實施后,應加強標準的宣貫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