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木材流通協會木門專門委員會會長張國林說,2007年,國內木門行業總產值超過了400億元,較2006年的320億元增長了25%以上,出口額達5.57億美元,較2006年的4.94億美元增長了13%。珠三角、長三角、東北三省以及環渤海地區和西南地區從事木門生產的企業不斷增多,一些有實力的企業不斷擴大生產規模,增添生產設備。同時,隨著消費者對木門質量和款式要求的日益提高,一些品牌產品生產企業已開始在市場上漸露頭角,并被消費者逐漸認可。像北京闥闥偉業門窗有限公司、北京和璽建筑成套木作系統有限公司、廣東潤成創展木業有限公司、秦皇島卡爾凱旋木藝品有限公司等。
張國林強調指出,國產木門在取得明顯發展進步的同時,也面臨著一些亟須突破的瓶頸。**,國內市場強勁的需求,拉動了生產企業的快速增長,由此也導致了企業生產規模較小,機械化程度不高,缺乏高級生產與營銷人員,品牌多而雜,產品質量良莠不齊,技術含量不高,品牌產品在市場上的競爭優勢沒有充分顯現,甚至出現了大企業生產的質好價宜品牌產品的利潤還不如小企業的尷尬局面。目前,我國年需木門1.2億平方米,相當于整個歐洲市場的年需求量。基于此,從事木門生產的企業和品牌已多達上萬個。其中,僅北京地區就有1300多家。其次,在國際市場開拓上,國產木門出口主要以加工貿易為主,產品價格低,無品牌優勢。隨著2006年4月起國內不斷出臺政策,降低木制品出口退稅率,國際市場以反傾銷、知識產權保護、技術標準等為代表的新貿易壁壘不斷增多,這使得出口勢頭迅猛的國產木門以價格優勢搶灘國際市場的發展模式遭遇著前所未有的挑戰。
在這種情況下,國產木業如何發展?走品牌發展之路,特別是不斷提高品牌產品的市場占有率、**度和影響力是必由之路。張國林進一步分析說,目前,業內有一定**度的木門品牌不被消費者認識,主要原因有二:一是消費者在木門消費上品牌意識還不是很強。二是木門生產企業在營銷手段和宣傳推廣上相對較弱。
據悉,近年來,特別是**近兩三年來,為了引導國產木門走名牌發展之路,中國木材流通協會木門專門委員會做了大量的培育引導工作。如推出業內30強企業,并有組織地進行宣傳;編制木質品配套標準,并在重點生產區域予以實施;連續7年在北京舉辦中國國際木門博覽會,為企業進行技術交流、市場推廣、品牌形象塑造等搭建平臺;舉辦行業品牌戰略發展高峰論壇等。
張國林說,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2007年國產木門行業已出現了洗牌跡象,一些規模較小的木門生產企業,由于經營管理不善,產量上不去,質量不穩定,市場份額逐漸萎縮,轉而為大品牌加工,大魚吃小魚的狀態已經初現端倪。今年,中國木材流通協會木門專門委員會將引導行業以品牌和責任為核心謀求發展,引導企業將競爭的重點轉移到質量、技術和社會責任上。為實現這個目標,協會將發布木質品安裝規范和木質品保修規范兩個行業標準;加強對業內30強企業的扶持和服務;建立中國木門行業數據庫,重點在企業中開展品牌建設工作。
武漢市漢陽區吉星木制品廠
地址:展廳: 漢西二路萬都國際門業二樓B03#.漢西二路板材大市場H區-7號。 技術支持:成都九正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