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水、做飯、洗菜……我們每天都離不開生活飲用水。然而,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口的增加,不少地區水源短缺,有的地區飲用水水源污染嚴重,居民生活飲用水安全受到極大威脅。
所謂的安全飲用水指的是一個人終身飲用,也不會對健康產生明顯危害的飲用水。安全飲用水還應包含日常個人衛生用水,包括洗澡用水、漱口用水等。如果水中含有害物質,這些物質可能在洗澡、漱口時通過皮膚接觸、呼吸吸收等方式進入人體,從而對人體健康產生影響。
生活飲用水安全形勢較為嚴峻
資料顯示,自2000年至2007年,我國湖南、江蘇、遼寧、安徽、江西等許多地區都曾發生過嚴重的生活飲用水污染事件,造成當地群眾生活飲水困難,危及群眾的身體健康。
以農村飲用水為例,衛生部今年2月18日透露:經全國愛衛會、衛生部聯合調查表明,調查水樣中未達到基本衛生安全標準,超標率是44.36%,而集中式供水中有消毒設備的僅占29.18%。直至今年,江西九江近萬村民還只能飲用渾濁不堪的“醬油水”。讓人難以下咽。這說明,我國目前的生活飲用水安全形勢仍然較為嚴峻。
提高生活用水安全意識
有些城市片面追求經濟發展速度,盲目建設或擴建對生活飲用水源產生污染的項目或企業,特別是當出現水源污染情況時,基于片面的“保護投資環境”、“保護經濟發展”等意識,不及時發布警示,因而造成嚴重后果。此外,農村基層干部和農民群眾也普遍缺乏生活飲用水安全意識。
對于村民來說,很多人不知道,更重要的是沒有人告訴他們,現在的這條河、這口井里的水已經不是他們祖輩喝過的水了,而是被污染了的,有害身體健康的水。因而極易釀成生活飲用水安全事故。
全國政協委員、仁和集團董事長楊文龍呼吁,我們要特別關注農村及小城鎮等基礎設施較差地區的生活飲用水安全問題,讓農村及小城鎮人民共同走進“安全飲水”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