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銅管生產現狀和發展分析研究
1、行業發展研究
對于中國銅管行業的發展趨勢,中國有色金屬加工工業協會專家概括指出,目前中國不僅銅管產量已穩居世界**,而且在產品質量、品種及技術水平等方面均已達到世界發達國家水平,同時在技術裝備的自動化程度方面也在逐步縮小差距。特別通過以上幾個行業骨干企業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的順利進行,其綜合實力得到了很大提高,必將引領著中國向銅管生產強國邁進。受到中國銅管產品的強勢競爭,對原來幾大老牌銅管生產大國產生非常大的影響,迫使他們銅管加工企業走關閉、縮減和海外拓展之路,如英國的本國銅管廠基本關閉,日本、德國等銅管加工企業也紛紛縮減國內銅管生產量,逐步向中國等發展國家實行海外拓展,中國已成為名副其實的銅管生產制造中心。
面對潛力相當巨大的國內市場,在2010年前,中國銅合金管材生產技術需要在進一步完善純銅管盤管生產技術、提高裝機水平的基礎上,開發銅合金盤管生產技術。應該說這些研發是具有符合市場需求變化與行業整體水平提升意義的,也是需要宏觀調控部門、行業管理部門與生產企業共同努力才能實現的行業總體發展目標。因此,在2004年以來國內外有色金屬價格,尤其是銅價一路高漲而空調等下游產品價格滯漲的情況下,今后一兩年國內銅管生產企業的發展,可以說是正處在一個需要調整才能更好地抵御市場風險的重要時期,同時也是對企業經營理念與市場應變能力的實際考驗的一個重要階段,因為,如何化解原材料價格上漲的壓力、開發符合市場需求的高品質產品,是每個銅管生產企業都面臨著的主要問題。以上幾個**企業的產品結構升級、多元化經營、資產兼并重組等舉措,正是站在行業發展前沿并結合自身情況而做出的方向性選擇,其實也是眾多銅管生產企業積極應對市場變化的一個縮影,同時還是中國銅管行業整體水平提升的一個前奏。
2、產品結構出現轉變
中國銅管生產量的快速增長以及出口量的大幅提高,說明其產品不論是在國內市場,還是在國際市場,都有著很好的成長空間。但是近一兩年中國銅管進出口產品結構的一些變化,則反映出今后國內市場的需求以及行業發展的轉變趨勢。
一方面是精煉銅管的出口比例比以往有大幅提高(從2000年至2004年平均的68.0%增長到2005年的79.0%),而銅鋅合金管的出口比例有明顯下降(從2000年至2004年平均的27.0%減少到2005年的15.0%);另一方面是精煉銅管的進口比例穩中有降(從2000年至2004年平均的86.0%下降到2005年的84.0%),而銅鋅合金管、其它銅合金管的進口比例則持穩或有所增加(從2000年至2004年平均的10.0%與3.0%保持或提高到2005年的9.0%和6.0%)。這說明國內市場對銅鋅合金管等銅合金管產品的需求在快速增長,而對精煉銅管的需求量呈現穩定或趨于飽和的態勢。
此外,對于中國銅管進口貿易順差繼續擴大的趨勢,行業也應該有一個清醒的認識。因為雖然從數量和金額上來看,2003年中國銅管率先在銅加工材產品中實現了凈出口,但是從累計平均單價來看,各品種均存在著很大的進出口價差,其中特別是銅鎳合金管的進出口價差幾年來基本都在一倍以上,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中國的銅管產品與國外產品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國內的銅管生產企業應加大在銅鎳合金或銅鎳鋅合金管等具有高強、耐磨、耐蝕等銅合金產品的研發力度,早日實現這些產品的進口替代,滿足國內市場要求。
3、銅水(氣)管
銅水管優異的綜合性能,使其在建筑供水系統中具有獨占鰲頭的**優勢。然而中國在這方面的應用與歐美有著相當大的差距。據悉美國在2000年新安裝的銅水管就有3.36億米,在有跟蹤記錄的40年時間內,平均年消耗量是23~25萬噸,應用比例達到85%;英國的應用比例在95%以上;加拿大、澳大利亞達到85%;香港為80%;新加坡為75%。而中國2003年、2004年、2005年的實際應用量分別為4.2萬噸、4.8萬噸和5.5萬噸,還不及需求量的十分之一,即中國建筑用水道管的產需之間約有40萬噸的缺口。若加上燃氣、采暖、太陽能等方面的應用,這個缺口還會更大。行業專家預計,即使2010年國內銅水管的產量將達到20.4萬噸,也只能滿足需求量的40%左右。
目前國內生產銅水(氣)管的企業有10多家,主要包括:高新張銅、海亮集團、青島宏泰銅管公司、寧波金田集團、浙江天宇銅管廠、上虞金鷹銅管廠、江蘇包羅銅業集團、上海申鑫江銅管公司、廣東高寶銅管公司等。其中,高新張銅于2004年通過竣工驗收的2萬噸高精度環保銅水管專業生產線,形成了環保光亮銅水管、環保復塑冷水用銅管和環保復塑熱水用銅水管三大品種,涵蓋建筑工程所需的各種規格銅水管產品,已成為國內**大的銅水管生產基地。據北京奧組委工程部透露,該公司的銅水管已成為北京2008奧運工程使用的**產品。
另外,2005年8月13日,由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和北京奧組委工程部在江蘇張家港市聯合主辦了“北京2008工程建筑用銅水管推介會”,參觀了高新張銅。通過這次推介會,工程部領導、08工程總承包單位及業主單位對銅水管的優異性能有了全新的認識,對高新張銅的銅水管生產、技術及裝備給予了高度評價。目前,該公司已正式成為國家體育場項目(鳥巢)**銅水管供應商。
銅水(氣)管在使用施工過程中,還需要各種配套管接頭采用相應的方式聯接(卡套式、壓緊式、卡壓式、毛細釬焊、黃銅螺紋連接等)。一般小高層住宅,銅管件的使用量平均為每米銅水管需要1.5~2件銅管件;從生產量比較:釬焊式純銅管件每噸銅管平均生產管件8萬~10萬件,也就是說當銅水管供應量達到5萬噸時,其配套管接件需要15億~30億件(釬焊式純銅管件與黃銅螺紋管件同時生產,每噸銅管生產3.5萬個)。不難看出,這也是一個很有成長潛力的市場。
目前,國內生產銅水(氣)管件及配件的企業也有10多家,主要包括:浙江晟星銅業管件公司、高新張銅股份有限公司、臨海恒業銅業管件公司、臨海永盛銅業管件公司、海亮集團公司、上海百富銅制品公司、寧波永享銅管件公司、溫州天力銅管件公司等。其中,高新張銅與海亮集團是是國內極少數銅水管和管件同時配套生產的企業,這樣除了具有銷售優勢外,也可以降低管件的生產成本,具有相對的競爭優勢。
4、冷凝管
銅合金冷凝管主要用在火力發電、石油化工、海水淡化、船舶制造等領域。目前國內生產銅合金管材的企業大多數都能生產一部分冷凝管材,但規模較大的是華菱光遠銅管有限公司、洛陽銅加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桂林漓佳金屬有限責任公司、高新張銅等企業。
毋庸置疑,中國是當今世界上**大的電力、石化、船舶生產國與消費國,同時環保、海水淡化等新興產業也在快速發展之中。據分析,每萬KW裝機容量就需要近5噸冷凝管,其中僅一臺30萬KW火電機組就需要近140噸冷凝管(黃銅管近123噸,鎳白銅管近20噸),2005年,中國的用電量將達到2萬億千瓦時,發電裝機容量將達4.3億千瓦,2006年電力行業需要銅合金冷凝管約8~9萬噸;中國的造船業將從世界第五躋身**,造船總量將達1000萬載重噸,萬噸級以上艦船中所用的銅及銅合金是艦船重量的2~3%,其中銅合金冷凝管需求量在3.5萬噸左右;中國石油石化行業處于景氣周期的上升階段,2005年的石油消費量將達2.6億噸左右(高壓石油泵管全部需采用耐蝕銅合金管),乙烯的表觀當量消費量為1710萬噸;中國海水淡化產業面臨快速發展態勢,2005年海水淡化的日產水量將大幅提高至10~15萬噸,日產淡水1000立方米的海水淡化裝置需用銅鎳合金管27噸;每百萬噸石化蒸餾設備中約銅鎳合金管60噸,按此推算石油化工和海水淡化需要銅合金冷凝管約4萬噸。考慮到折舊、維修更換與其它方面的應用,以上行業目前對銅合金冷凝管的需求總量接近20萬噸。
隨著世界經濟的快速發展,各國工業也隨之得到空前的發展,然而環境污染卻因此日益惡化,由工業廢水、生活污水等導致的水體污染十分嚴重;另外,各地地震及海嘯等自然災害的頻頻發生,不斷侵蝕淡水資源,對世界上的淡水資源造成了極大的威脅。隨著水資源危機的加劇和中東地區水資源本身的缺乏,世界各國開始努力研發海水淡化技術,以求緩解人類淡水資源使用緊張的局面。目前,海水淡化技術已日趨成熟,通過海水淡化的途徑來獲取淡水資源已經成為國際上一種比較先進和成熟的淡水獲取方式,而銅合金冷凝管是海水淡化裝置中冷凝器及散熱器管的關鍵材料,如法國一家公司年使用海水淡化銅合金冷凝管就近3萬噸,韓國幾家單位從我國進口銅合金冷凝管超過2萬噸,因此其應用前景非常廣闊。
正是看準了國內、外冷凝管等產品的巨大的市場潛力,許多銅管生產企業紛紛把投資重點轉向這些產品的生產與技術攻關。如,桂林漓佳公司成功研發了黃銅的盤管生產;高新張銅成功研發了銅鎳合金超長冷凝管盤拉技術。其中,高新張銅公司可說是近兩三年所涌現出的一批擁有冷凝管專業化生產線的企業中的代表,因為其銅冷凝管生產線不僅能利用5000噸擠壓機的優勢,同時還有軋管機、盤拉、在線退火和大噸位液壓拉伸等盤管和大口徑薄壁管生產所需的關鍵裝備,現其產能已超過2萬噸,實際產量已突破1500噸/月;生產規格**大可達Ф350mm,已成為國內**大的銅合金冷凝管生產和出口基地,目前該公司已成為法國、韓國、巴基斯坦等海水淡化和電力企業的穩定供應商。
為了生產在不同使用環境中發揮優良耐蝕性的銅合金冷凝管,必須對腐蝕現象機理和防腐蝕對策進行研究,加強合金成分的優化設計,加強對加工及熱處理工藝的研發,這就要求銅合金冷凝管生產企業建立銅合金材料研發平臺,成立技術創新中心或研究中心,并加強與大專院校、電力研究院所的合作,聯合攻關,提高自身的研發能力和提升冷凝管加工的技術含量,進一步提高冷凝管的耐蝕性能。
通過以上對中國銅管行業的現狀分析與發展研究,我們欣喜地看到,諸如高新張銅股份有限公司、海亮集團有限公司、金龍精密銅管有限公司等為代表的中國銅管生產企業,不論是在多元化經營、創建品牌產品,還是在專業化規模生產、擁有自主知識產權,都在進行著積極的探索與實踐,而這正是企業不斷發展、行業整體壯大的不竭動力和精神所在。
同其他行業一樣,中國的銅管行業在不斷變化和充滿競爭的市場中,也存在著很多的發展機會。在中國經濟持續穩步發展,銅消費迅速增長的趨勢下,世界銅管生產的中心已經從歐美移至亞洲,落戶中國。特別是當意識到中國的人均銅消費水平只相當于發達國家的1/5~1/10時,我們更加對中國銅管行業的發展和銅消費增長的潛力都將十分巨大的預期給予肯定的回答。
銅管材的需求增長是銅消費總量提高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今后銅管產業的發展趨勢中,規模化與高端產品是一個主流方向。全球銅加工中心正在逐漸向中國轉移,國外一些大型銅加工集團公司紛紛在我國獨資或合資建廠,能源等工業原材料的價格出現世界范圍的大幅上漲。在這樣一個重大轉變時期,可以說行業的應變能力將決定企業的成長環境,而企業的適應空間將關系到行業的發展未來。我們欣喜地看到,高新張銅股份有限公司等一批企業,順勢應變,未雨綢繆,立志為振興我國的民族銅加工事業增光添彩,他們現階段的技術革新、設備升級、規模擴張等等舉措,不僅為自身發展做出了方向性選擇與定位,同時也為行業整體水平的提升奠定了堅實基礎。我們相信,中國的銅管產業一定能在做大做強的實踐中更快更好地走向世界。
山西摩德隆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太原市現代裝飾城 技術支持:成都九正科技